投资基金聚沙成塔
|
来源:www.licai-web.cn 作者:理财知识网 |
|
大凡证券市场,都有庄家和散户。庄家财大气粗,调拨资金,轻而易举;而散户却势单力薄,如同散沙。不少股民,总想跟着庄家赚钱,可庄家虚虚实实,变化莫测,稍有不慎,就会落入陷阱。商场如战场,被动就得挨打,股票市场也是如此。不过俗话说,聚沙成塔,假如众多散户能够联手,与庄家一拚高下,情形必定大有不同。
投资基金,就是这样一个载体。它将散户资金聚集在一起,由专家进行投资组合。众所周知,投资组合,虽能规避风险,可市场行情瞬息万变,资产如何选择、比例多少,里面的学问大得很。普通投资者,由于不谙此道,面对众多选择,往往是老虎吃天,无从下手;而投资专家不同,他们技精艺湛,经验丰富,做资产组合,可谓轻车熟路。投资组合不同,收益自然不同。比如插花,颜色、品種搭配得当,便可高雅大方、尽显品位;若搭配不好,则会不伦不类,贻笑大方。其实,基金有很多種,如保险基金、福利基金、救济基金等,她们的宗旨,都是为民谋利。而投资基金,目的是为赚票子。投资基金有规模效应,成本低,风险小。如个人购股票、买期货,得按“零售价”支付佣金,而投资公司,则可按“批发价”付账。故投资基金虽不是大福大贵的主,但其中也不乏黑马——美國富达公司旗下一只基金,10年资产翻了18倍。
早期的投资基金,只是一種个人理财的工具。19世纪中叶,英國人对海外高额利润垂涎欲滴。但苦于路途遥远、语言不通,投资他國多有不便。于是,他们把资金汇集起来,委托给金融机构代劳。后来,英國政府设立法规,对此加以规范,这样,就形成了今天的契约型基金。契约型基金,主要有三个当事人:投资人(受益人)、基金管理公司(委托人)、基金保管公司(受托人)。他们按信托条令,签订契约,明确各自职责:投资人购买受益凭证,并取得相应收益;管理公司发行凭证、筹集资金、运作基金,但不与钱打交道;保管公司如同出纳,管钱却不能用钱,然而它有监督权。受益凭证的发行,分为现金充当型和证券充当型。先收后投,为现金充当型。这種方式,管理公司虽不需垫付资金,但凭证发行时间长,往往会坐失良机;一旦发行受挫,还可能中途夭折。证券充当型,指的是管理公司先垫钱买受益凭证,待投资者看好基金,再卖出凭证。采用这種模式,管理公司可以主动应变,捕捉商机。但凭证出售,得提前作价,其高低尺度,却难以把握。若作价过低,管理公司吃亏;作价太高,消费者又不愿购买。可见两種发行方式,都各有利弊。
在不同的國家,基金的形式也有不同。如美國采用的,就主要是“公司型”。公司型基金,与契约型相比,它多了个发起人,也就是基金公司。基金公司依公司法成立,能以法人身份,向银行举债;它发行股票,投资者即股东,对公司业务有发言权。基金公司委托投资顾问(管理人)管理基金,管理人和保管人之间,依然是契约关系。其实,契约型或公司型,只有形式之别,没有优劣之分。故至今两者相辅相成,并行不悖:英國、日本、韩國及大部分的亚洲國家,多采用契约型基金;而美國和其它一些欧洲國家,投资基金多为公司型。
按投资的特性,基金还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種。封闭式基金,有固定的存续期(一般至少5年),到期后才还本付息。在这期间,纵使业绩波动很大,投资者只可求助二级市场,否则不可退出。也即是说,在存续期内,投资人不得中途撤资。基金管理人自由度大,胆量也大,即便长线投资,亦无顾虑。开放式基金却无存续期,大门敞开,进出自由。若市场看好,投资者可追加投入;若无利可图,可随时脱身。并且投资人撤资,无需经过二级市场,只需与管理人直接交涉。如此一来,投资人得了方便,管理人却多了压力:由于基金数量大起大落,变化无常,管理人总要留些现金,方能应付“挤兑”。这样可用资本减少,必然加大运作成本;由于没有存续期,投资者出于自利,通常会随机应变,抽身走人,故基金命长命短,全看管理人水平。一旦决策失误,收益下降,投资者望风而逃,管理人就成了光杆司令。手里没了资金,基金最终只能关门。
时下人们投资,大多都选择公募基金。因为私募基金是靠熟人或中介筹资,不仅风险大,对参与者要求也高,以美國为例,机构投资者要求净资产100万元以上;以个人身份加入,得有证券资产500万美元、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(或家庭收入30万美元以上);并且参与基金人数不得超过500名。由于参与者都是有钱人,自我保护能力强,故政府对私募基金很少过问,也不要求它公布财务状况。为绕开法律限制和逃避税收,私募基金一般会设到境外,其经理人通常都是些顶尖的投资专家。他们的收入包含管理费和表现费两部分。其中,管理费是小头,表现费和基金业绩挂钩。比方说,基金发起时,有2000万美元,第一年增值1000万美元,按15%提成,表现费为150万美元。但表现费的计算起点,是基金净值最高点,只有基金净值超过了3000万美元,才能提取表现费。如果第二年基金净值不幸为2800万美元,他就没了表现费。这種机制,让很多人跃跃欲试。有些经理人,也的确凭着高超的运作,创造出了不少一夜暴富的神话。
人们对私募基金褒贬不一。几年前,索罗斯领导的量子基金虽在东南亚大赚了一把,可也损害了该地区的经济,遭到了世人的指责。因而在很多國家,私募基金是被明令禁止的。但对公募基金,各國政府是赞赏有加。公募基金以它独特的魅力,吸引着闲散资金,让存款转化为投资,为经济增长添光加彩。公募基金管理人也多做理性投资,对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一般说来,公募基金比重越大,证券市场就越成熟。为此,很多國家都会把公募基金作为重点,大加扶持。上个世纪90年代后,美國公募基金突飞猛进,每年增长20%。到了1999年,其总额已达68463亿美元,超出了商业银行的规模,成了金融资产中的大哥大。
来源:中國经济时报
|
|
上一篇:
中國基金大事记
下一篇:
逆市获利三大绝招
|
|
|
|
|
|
|
|
|
|
|
理财网热门分类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