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罗斯:时代弄潮儿(之七)金融大鳄
|
来源:www.licai-web.cn 作者:理财知识网 |
|
上海证券报 嘉禾
让索罗斯赢得國际声誉的,是狙击英镑。
1992年英镑受到攻击,缘于当时欧洲汇率机制陷入困境。从1979年开始启动的欧洲汇率机制,是计划中建立欧洲单一货币(欧元)的第一阶段,这種机制不是让参与的欧洲各國货币汇率固定在黄金上,也不是稳定在美元上,而是相互之间在一个规定范围内浮动。由于德國在欧洲经济中的火车头地位,核心的汇率以德國马克为基准。一旦汇率浮动超出这一范围,各成员國中央银行有义务进行干预。1992年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,欧洲联盟12个成员國就建立欧元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,将在2000年前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和单一的货币。然而,事与愿违,德國由于承担两德统一的巨大成本而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,不得不维持高利率,致使马克走强。相形之下,英镑、里拉等则处于弱势。
"山雨欲来风满楼",1992年7月就有6位英國货币专家联名写信给伦敦《泰晤士报》,要求英國政府降低利率以克服经济的不景气,甚至考虑从欧洲汇率机制中退出。对于英國政府来说,可以降低利率,但前提是德國也降低利率,否则将意味着英镑与马克的固定汇率的破裂。
索罗斯看准了这个机会,他为此还和德國央行行长会谈过,他把赌注押在德國一边。事实证实了索罗斯的判断---德國联邦银行拒绝了来自英國政府方面的多次请求,坚决反对降低自己的利率。索罗斯相信货币汇率机制的分崩离析是一步步发展的:先是货币汇率,然后是利率,接着是股市的下跌。他抛售了70亿美元的英镑并购进了60亿美元的马克和少量法國法郎;购入价值5亿美元的英國股票(假定一个國家的股票会随着其货币贬值而升值);投资于长期的德國和法國债券市场,同时卖空德國和法國的股票(德國的马克升值将损害其股票,但对债券有益,因为利率将降低)。索罗斯在这场赌博中运用杠杆手法投入了100亿美元。结果不仅迫使英镑退出欧洲汇率体系,还使他赚了10亿美元,赢得了"英格兰银行征服者"的称号。
当然,这里也有英國政府的功劳,为了政治的原因,他们居然决定不惜代价要留在欧洲汇率体系之内,在9月16日英國政府最终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"黑色星期三",他们甚至在一天内两次提高英镑利率(从10%提高到12%、15%)。当然,最让索罗斯们高兴的是,英國政府决定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。几百亿外汇储备对上万亿投机资金,这是包赔不赚的买卖,英國纳税人的血汗钱转眼成了索罗斯们的利润。更使索罗斯得意的,是他因此得到了媒体的集中报道,成为國际资本市场的一大明星。
此后整个90年代可以说國际汇率体系动荡频仍,给索罗斯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。在墨西哥、在俄國、在东南亚,从卢布到泰铢、港币,到处可见索罗斯活跃的身影,不管他最后落得盆满钵满还是折戟沉沙的结果,都不负他"金融大鳄"的大名。其实,在媒体集中炒作下,索罗斯常常成为一些政府机构与社会势力的替罪羊,体制的缺陷与错误的决策遁形于"國际阴谋"的舆论烟幕中。客观地说,正像大型食肉类动物在自然生物链中有不可取代的功能一样,"金融大鳄"通常能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金融市场的缺陷,加强金融体系的國际竞争力。当然,这一切都遵循"森林法则",表现为血淋淋的教训。
|
|
上一篇:
英國基金分类简介
下一篇:
中國基金大事记
|
|
|
|
|
|
|
|
|
|
|
理财网热门分类 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