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主要理念是,我们对所处世界的理解注定天生就不完全,我们对于作成决定所需要了解的状况,其实是受这些决定影响。在参与其事者的期望和事件的实际结果之间,天生就有一種歧异。有的时候歧异小到可以不理会。但是有时候歧异太大,就会成为决定事件过程的重要因素。这一点不是很容易沟通的理念。
我可以把主要理念用几个字摘要说明——事实上,就是不完全理解(Imperfect understanding)。但是这个说法不足以传达全部的理念,因为我说的不完全仅和我们的理解有关,也和我们所参与。设法了解的实际情况有关。实际情况受我们的了解所影响,它是一个移 动的目标。
一方面,实际情况反映人的思想→这是认知功能;另一方面,人做出影响实际情况的决定,这些决定并非根据实际情况做成,而是根据人对实际情况的解释做成——我把这一点叫做参与功能。两个功能从相反的方向作用,在某些情况下,彼此会互相干扰,两者间的互动以双向反射反馈机能的形态表现出来。
你为什么称之为反射?
你听过反身动词吗?主词和受词相同,这是法文的特点。反射这个字也和反映有关,但是不应该与非自主性混淆。
这些都写在《金融炼金术)里吧?
对我来说,《金融炼金术》是重要的突破,因为我设法陈述反射的理念,这个理念对我分析市场行为至为重要。但是,我的陈述并不完美,这本书一开始并不是非常成功,很少人知道我想说什么,我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知性反馈。然而仍然有一些令人满意的意外,例如和朱肯米勒认识,他读这本书后来找我,保罗·琼斯(PaulTudor jones)也是一个例子,他坚持任何想替他工作的人必须先读通这本书,少数人似乎弄懂了我的理念。
现在我变成公众人物,这本书开始被人认真看待,我开始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反馈,从而显示我所陈述的理论有一些弱点。我现在承认我在某些字词的使用上相当不精确,甚至连“反射” 这个名词也是一样,我用它描述包括有思考能力的参与者参与其间的事件结构,也用它描述双向反馈机能破坏事件过程和参与者的认知,以致造成不均衡的特殊状况。
前面一種是看待事情的方法,是具有普遍正确性的一般理论。第二種是指会间歇發生的现象,但是这種现象發生时,就会创造历史。
我们先探讨你的反射一般理论。
基本上,它和有思考能力的参与者角色有关,也和他的思想以及所参与事件的关系有关,因为他要设法了解自己身在其中,做为演员的状况。传统上我们认为,了解基本上是被动的角色,参与是积极主动的角色,事实上两个角色彼此干扰,使参与者不可能根据纯粹或完全的知识,做出任何决定。古典经济理论假设市场参与者根据完全的知识行动,这个假设是错误的,参与者的认知影响他们所参与的市场,但是,市场行为也影响参与者的思考。在这種情形下要分析市场行为,和在“完全的知识”的假设正确的情况相比较,分析工作难多了。
经济理论必须从根本上来重新考虑,在经济过程中,有一个不确定因素,大致上从来没有人钻研过。和自然科学相比没有一種社会科学能够产生确定的结果,经济学也不例外。对于思考在塑造事件上扮演的角色,我们必须改采截然不同的看法。
我们习于认为事件由一系列的事实构成,也就是在一组事件之后会出现另一组事件,形成永不中止的锁链。在具有思考能力的参与者参与其间的状况里,锁链并不是由直接一系列的事实连接在一起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