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可以一点也不过分地说,彼得·林奇高超的选股本领是富达基金出类拔萃的秘密所在。那么林奇又是如何选股的呢?
说到如何选股,这可是个见仁见智、众说纷纭的话题。有人说选股是科学,需要理性,美其名曰投资有人说选股凭直觉,需要灵感,美其名曰艺术,或者被人贬斥为投机。林奇的回答是,选股既是一门艺术,又是一门科学,过分强调其中一个方面都很危险。他认为迷信计量方法,就会像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(Thales),热衷于天上的星象而看不到脚下的坑,以至走路都会跌跟斗。至于把选股当作一门纯粹的艺术则同样有危险。我这里所指的艺术,是指直觉、感性以及艺术家擅长的右脑活动。有人认为进行成功的投资首先要找到诀窍,其次要有灵感,选股就是玩股票,这種人最终只能慨叹,股票就像女人,永遠是个谜。林奇声称:我的选股方法是艺术、科学加上腿脚勤快。
虽然把艺术当作第一要义,林奇的选股理念却是基于一个基本信念:长期而言,公司的经营与股价形成完全的相关性,这个差别是赚钱的关键,而这就需要耐心而且要选好股票。
当然,林奇还指出:每个人都有头脑在股市赚钱。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胆魄。尽管20世纪80、90年代美國基金业发展迅猛,但能够战胜大盘的基金却不到10%。因此林奇的话就更加掷地有声。在充满动荡与陷阱的股市,林奇特别强调一種大局观,也就是对股市基本走势的把握与信心。他认为坚持信念和选择股票,后者的成功有赖于前者。作为成功的基金经理人,林奇所管理的资产日趋庞大,面临强大的压力,舆论对其能否保持优异业绩的质疑更是刺激了林奇的挑战欲望,林奇回应的策略是进攻性的--不断地寻找更好的股票来换掉我已经选中的股票。
对林奇的选股,他自己有形象的概括:我的选股完全是凭经验,像受到训练的警犬一样,从一家公司嗅到另一家公司。他认为,他在职业生涯中养成的最重要的职业习惯,是关注已经卖掉的股票。在接掌麦哲伦基金后,因为高换手率,也因为好股票太少,他被迫关注买卖过的股票。用他的话来说,投资像一部情节连贯的小说,只要企业没有破产,故事就没有结束。当然,林奇关注的,更多的是故事的具体细节--我会核实所有的细节問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