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支基金业绩很好,但是净值太高了,我不敢买;这个基金净值低,可是他业绩不好,我也不想买。”有人如是说。
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基金高净值的困惑,这也是很多基金公司做持续营销所头痛的事情。在这種情况下,基金公司开始尝试一種新的持续营销方式,即“归一分红”的“一元战术”。以下是最近分红比例比较大的基金:
简称< AN lang=EN-US> AN>
除息日< AN lang=EN-US> AN>
分红金额< AN lang=EN-US>/10份 AN>
上投中國优势< AN lang=EN-US> AN>
10月< AN lang=EN-US>24日 AN>
3.50元< AN lang=EN-US> AN>
长盛动态精选< AN lang=EN-US> AN>
10月< AN lang=EN-US>30日 AN>
3.50元< AN lang=EN-US> AN>
银华道琼斯< AN lang=EN-US>88 AN>
10月< AN lang=EN-US>03日 AN>
3.60元< AN lang=EN-US> AN>
嘉实稳健< AN lang=EN-US> AN>
11月< AN lang=EN-US>03日 AN>
4.88元< AN lang=EN-US> AN>
中银增长< AN lang=EN-US> AN>
11月< AN lang=EN-US>15日 AN>
2.10元< AN lang=EN-US> AN>
景顺长城动力平衡< AN lang=EN-US> AN>
11月< AN lang=EN-US>20日 AN>
6.00元< AN lang=EN-US> AN>
数据整理:< AN lang=EN-US>< AN style="mso- acerun: yes"> AN>王飞 AN>
这些基金虽然有的没有降到一元附近,但是净值也降了不少,有效地降低了投资者对于基金高净值的恐惧。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到底要不要恐惧基金的高净值: 我们假设两个理想化的基金,同样的投资策略,同样的投资组合,同样的股票仓位,甚至同样的基金经理,也就算一个复制基金吧。
基金A,现在净值1.5, 基金B,净值1.1。
当你手上有10000元的时候,你可以买到6667份A基金,9091份B基金。显然你拥有更多的基金B的份额。
但由于同样的投资方式方法,甚至买同样的股票。一年以后,基金A拥有的股票涨了10%,净值也就到了1.65。 基金B同样也涨了10%,净值到了1.21。 可是你的基金市值都是11000元。无论买A还是买B,结果是一样的,都是赚了10%。反之亦然,要跌,大家也一样跌。
一样的投资方式方法,就意味着同样的收益,也意味着同样的风险,同涨同跌,百分比都是一样的。收益只和你的投资总额和单位基金的涨跌比率有关,和净值高低以及份额多少没有关系。
我们再假设一个基金没有新申购也没有赎回,那总资产的变化就单单反映在净值的变化上面,资产增加,净值就高,资产减少,净值就低。也就是運行好的基金,净值就高,不好的基金净值就低。比如某个时段的两个股票基金,基金净值都为1元,都经过一年的運行,一个净值涨到1.1,一个净值涨到1.5, 也就是在这一年里面,一个赚了10%,一个赚了50%。 你说哪个基金好?哪个值得你再投资?如果再让你在这两个基金中做个选择,你选择那个呢?也许有些人觉的已经涨到顶了,不敢再买了。那么基金有没有顶呢?可以肯定地回答,没有!在上投基金1.5元时,大家觉得高了,不敢买了,那时想没有想过他能涨到2元以上呢?当时看着不敢买,现在有没有后悔呢?
我们都知道股价没有顶,只要这个公司不停的赚钱,股价也就不停的上涨(短期由于投资者心理和政策变化带来的波动不算)。基金公司是一个专门投资证券的投资公司。投资越好,总资产就越多,净值也就越高,咱们的收益也就越大。不要去考虑股票的問題,难道你会说一个投资公司总资产越多,经营的越好,风险就会越大吗? 总资产会有顶吗?
为什么会产生“净值恐高症”,是因为你把对股票的理解加到了基金头上。基金公司的操作实际上是在低价位的时候买入一只股票,当股票涨到一定的时候,股票的风险增加,基金公司就卖出,风险也就跟着卖出了,资产从股票变成了现金,净值没有降低。卖出以后,基金的风险就没有了,因为手上全部是现金,哪里有风险? 这时候再买入低风险的股票,再等着他涨,风险高了,再卖出。结果总资产在增加,净值也在增加,但风险并不累计。所以基金的风险是基金手上的那些股票的风险,股票越多,风险越大。这和基金净值的高低没有关系。美國一个很著名的基金先锋标准普尔指数500基金,净值是122$。80年代末创立的时候是20$,现在已经是122$了。没准几十年以后,我们也会看到中國100元净值的基金呢。
因此,我们不应过于注重净值的高低,这个是没有顶的。而且我们也经常说物有所值,也就应该相信好基金会不断给我们创造更多收益的。让我们一同走出恐惧高净值基金的误区吧。
康峰 Laok
|